日前,中國工程院公布了該院2015年院士增選候選人名單。據悉,中國工程院2015年院士增選候選人提名工作于3月31日結束。經中國工程院主席團審定,最終確定的有效候選人共521位。
從名單上了解到,在“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部”部分的58人中,激光專家有兩位,分別是來自中國科學院光電研究院的樊仲維,以及來自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的張小民。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張小民已經入選了2013年的候選名單上,2015年是再次入選。
樊仲維簡介:
樊仲維,男,博士,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現任中國科學院光電研究院副院長、國家半導體泵浦激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籌)。研究領域是全固態(tài)激光技術及應用。作為項目負責人完成了國家重大專項、國家863計劃重大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科技部國際合作重大項目等13個項目。發(fā)表學術論文140余篇,獲得授權國際發(fā)明專利1項、國家發(fā)明專利80余項。獲得政府特殊津貼,入選國家級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科技北京百名領軍人才培養(yǎng)工程。獲得國家技術發(fā)明獎二等獎(排名第1)、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排名第1)、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壹等獎(排名第1)、軍隊科技進步壹等獎(排名第4)各1項。曾任中國光學學會副秘書長、中韓光學技術研究中心指導委員會中方委員、《光學精密工程》和《激光與光電子學進展》編委等學術職務,F任中國光學工程學會常務理事、全國光電測量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長、十二五國家(863計劃)新材料技術領域主題專家、第三/四屆創(chuàng)業(yè)板發(fā)行審核委員會委員等。
所組建的科研團隊是科技部“高能量高光束質量全固態(tài)激光技術”重點領域創(chuàng)新團隊、中國科學院“高重頻高能量激光技術”科技創(chuàng)新交叉與合作團隊。目前帶領團隊進行以高功率和高光束質量為主要特征的釹玻璃激光放大技術、皮秒/納秒脈寬全固態(tài)激光技術等研究工作,正在承研的有國家重大科研裝備、國家重大專項、科技部國際合作重大項目等。
張小民簡介:
現任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副總師。
1987~1989年主持完成了LF-11#高功率固體激光裝置的改進任務。在該項目的研制過程中,重點解決了大口徑高效率二次諧波轉換和短波長激光探針技術。改進后的LF-11#裝置是國內第一次研制成功的實用化倍頻實驗裝置,二倍頻能量轉換效率達到60%,接近當時的國際先進水平。
1990~1994年主持完成了星光-Ⅱ高功率固體激光裝置的研制任務。該裝置是我國九十年代開展激光慣性約束聚變(ICF)和X光激光實驗研究的兩大高功率激光驅動器之一。在研制過程中,成功地解決了激光脈沖寬度連續(xù)調整、大口徑高效率三次諧波轉換、高精度靶定位、窄線寬線聚焦光學系統(tǒng)和雙脈沖產生等一系列關鍵技術,使該裝置成為國內第一臺能夠進行三倍頻打靶的高功率激光驅動器,主要性能達到國外同類裝置的先進水平。
1995年,作為國家高技術863-416主題專家組成員,神光-Ⅲ總體技術研究專題組副組長,具體負責我國新一代ICF高功率固體激光驅動器總體技術路線與主要關鍵單元技術的研究工作。在一系列關鍵技術研究的基礎上,完成了神光Ⅲ原型裝置的概念設計,提出了采用多程放大等新技術,解決了一系列關鍵技術與工程問題,提高了裝置的性能。
2001年至今,作為我國神光系列裝置項目負責人,全面組織項目實施。目前,已組織完成了神光Ⅲ原型裝置的工程建設,正在組織后續(xù)工程的建設。
2002年,作為所級項目負責人,組織完成我國第一臺輸出能力為200TW的超短超強激光系統(tǒng)的研制工作,該裝置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2000年以來,先后在國內外各類期刊發(fā)表文章十余篇。
方圓激光www.52xxxx.com摘錄
2015-0528
|